北京:建筑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热

2022-04-13 09:52:36
智汇光伏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到,“十三五”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推进燃煤清洁替代,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8.5%,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增加到10.4%。基本完成平原地区燃煤清洁能源改造。完成农村“煤改电”2111个村、86万户,“煤改气”552个村、22.1万户,通过拆迁上楼实现723个村清洁取暖。

十四五期间,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热,新建建筑不再新建独立燃气供热系统,鼓励可再生能源系统与传统供热方式多能耦合。推动城市副中心、怀柔科学城等重点地区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建设。建设张家口—北京绿电蓄热试点工程。配合农村建筑节能改造,在具备条件的设施农业、养殖基地、特色村镇、旅游风景区和民宅(宿)创新技术应用形式,打造一批多能互补、绿色供热的示范项目。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占比达到10%以上。

部分文件如下: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4.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推进燃煤清洁替代,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8.5%,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增加到10.4%。基本完成平原地区燃煤清洁能源改造。完成农村“煤改电”2111个村、86万户,“煤改气”552个村、22.1万户,通过拆迁上楼实现723个村清洁取暖。

燃气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三种气源、七大通道、10兆帕大环”多源多向天然气供应体系,天然气年消费量达到189亿立方米。平原地区新城及生态涵养区全部接入城市天然气管网,平原地区基本实现管道天然气“镇镇通”。推进液化石油气市场整合,优化供应站点布局,液化石油气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

供热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城镇地区供热面积达到8.95亿平方米,基本实现清洁供热。形成以热电联产、燃气供热为主导,多种能源、多种供热方式相结合的供热体系,实现三河电厂、涿州电厂等域外热源进京供热,城市热网进一步完善。供热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单位建筑面积供热能耗比2015年下降6%,完成742个老旧小区、3500公里供热管线改造。建立供热服务管理系统和供热服务投诉与处置系统,供热投诉量逐年下降。

供电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外受电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外受电通道达到12条26回路,输电能力3100万千瓦。220千伏电网层面形成“分区运行、区内成环、区域联络”七大供电分区。全市用电量达到1166.4亿千瓦时,最大用电负荷达到2356万千瓦。城市供电可靠性明显增强,达到99.995%。电动汽车充电桩达到23万个、换电站达到159座,形成了车桩(站)协同发展的格局;全市平原地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形成“1个市级平台+N个企业平台”的服务体系,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能力持续增强。

(二)主要问题

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推进,厨余垃圾分出量大幅提升,现有生化处理设施实际处理能力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垃圾处理设施能力结构不合理。能源供应设施布局还需优化完善,输配电网架结构不完善,电网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仍然存在。六环路高压A天然气管道尚未成环,天然气接收和输配能力有待提高。

城市运行安全韧性不足。电力、燃气以外输为主,能源供应处于“紧平衡、缺弹性”状态,而需求不断增长,城市运行安全面临挑战。发电、供热高度依赖天然气,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不足,热电运行矛盾突出,联调联供难度加大。城市运行安全隐患较多,地下管线频遭破坏,老旧小区管线亟需改造。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五、树立城市运行绿色低碳新典范

以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为前提,着力增能力、补短板,不断提升城市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优质均衡性、精准适应性和智能引领性。系统推进能源转型,创新能源综合利用模式,完善多源多向、多能互补、城乡协调的首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垃圾资源化处置和循环利用水平,建设结构合理、能力充足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打造超大城市垃圾分类治理标杆。努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运行保障体系。

(一)打造世界领先绿色智能电网

1.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强化“环网支撑、多点注入、就地平衡”网架结构,结合全市重点区域和各区分区规划,布局一批电力工程,进一步优化全市网架结构,实施配电网提升改造工程,提高电网互倒互带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加快外部送电通道建设。重点推动北京西至新航城、北京东至通北、廊坊北至亦庄、西合营开关站至房山、天津北至亦庄等50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到2025年,北京电网500千伏外受电通道增加到18条37回路,输电能力增至4300万千瓦。

完善500千伏主网结构。重点推动通州北、朝阳CBD、丰台丽泽、亦庄、怀柔科学城5座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到2025年,北京500千伏变电站总数达到17座,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1290万千伏安。

优化220千伏电网结构。加快推动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到2025年,220千伏变电站达到129座,变电容量6466万千伏安,形成“分区运行、区内成环、区间联络”的九大供电分区。

2.加快绿色电能开发利用

提高本地开发利用水平。推进青灰岭等集中式风电项目扩建扩容,在产业园区、农村地区试点建设分散式风电项目。实施“六大阳光”工程,有序建设一批分布式光伏项目。研究将安装光伏设施作为城市副中心等区域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强制性要求。

积极引进外埠绿色电能。深化与津冀等周边地区的能源合作,在北京周边有序布局可再生能源基地,积极推进环首都风电基地建设,适当支持晋蒙等区域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探索建立“域外资源开发、绿电定向输送”的绿电进京新模式,开展绿电市场化交易。到2025年,力争外调绿色电量达到300亿千瓦时。

3.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释放电力技术创新引领效能,驱动电力行业发展进一步向智能化、智慧化迈进。鼓励新能源并网发电与智能调度等技术应用,整合储能、微电网、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资源,构建3%—5%可调资源储备库,探索智能统一调度模式,增强削峰填谷能力,缓解电网运行压力。

(二)建设国际一流燃气供应系统

1.完善城镇燃气输配系统

加强上游气源组织,完善陕京输气系统,建成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的进京管线,形成“三种气源、一个大环、八大通道”气源供应体系,输气能力达到3亿立方米/日。完善“一个平台+三个环路+多条联络线”城镇输配系统,建成密云、城南、平谷3座门站和西六环中段天然气工程,门站总数达到13座,接收能力达到2.5亿立方米/日,实现六环路高压A管线成环,天然气接收和输配能力显著增强。

2.优化液化气配送服务体系

推进充装能力资源整合,完成市级液化气供应基地建设和南郊灌瓶厂搬迁,建成平谷、密云、延庆3座充装站,全市液化气充装站达到8座。优化站点布局,供应站达到200座,设置村级移动储瓶设施。统一气源采购,改进配送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3.推进智慧燃气系统建设

打造天然气“SCADA、物联网双网叠加,监控系统、业务系统联动运转”的预测预警体系,实现供应居民用户2000户以上的调压站(箱)和重点地区、重要管线约5000座闸井全覆盖。构建风险分析模型,智能评估、调节、管控风险。建立本市天然气北斗应用生态圈,推动燃气管网安全、精准、高效运营。

(三)重构绿色低碳供热保障体系

1.增强城市供热保障能力

优化热电联产源网结构。加快推进配套调峰热源建设,完成左家庄二期和鲁谷北重等调峰热源工程。推进鲁谷北重、北小营、首钢等热源配套管网建设,建设东坝金盏地区余热管网,推动南中轴地区供热资源整合。打通断头断点,优化水力工况,提升供热管网安全运行水平。

充分利用余热资源。推进东北、东南热电中心余热利用改造试点。逐步降低城市热网回水温度,提高电厂余热利用效率。推进燃气锅炉房烟气、数据中心等余热回收利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污水源热泵供热替代。深化跨区域清洁供热合作,研究津冀电厂余热为本市供热的可行性。全市新增余热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

2.推进可再生能源供热发展

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热,新建建筑不再新建独立燃气供热系统,鼓励可再生能源系统与传统供热方式多能耦合。推动城市副中心、怀柔科学城等重点地区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建设。建设张家口—北京绿电蓄热试点工程。配合农村建筑节能改造,在具备条件的设施农业、养殖基地、特色村镇、旅游风景区和民宅(宿)创新技术应用形式,打造一批多能互补、绿色供热的示范项目。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占比达到10%以上。

3.推动供热节能增效

推进建筑节能升级,降低供热系统能耗。新建建筑全面落实节能设计标准,增加智能供热强制性条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项目实施。推进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开展零能耗建筑研究。推进供热计量改造,加快实施供热系统热源及管网改造。完善热计量收费制度,集中供热的公共建筑实行热计量收费,探索更利于建筑节能的供热收费模式。到2025年,单位建筑面积供热能耗比2020年下降10%左右。

4.提升智能化供热水平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仿真系统、物联网、GIS定位等技术进行供热系统智能化改造,搭建企业级智能化供热管理平台,推进全市供热行业“一张网”系统建设。

(四)创新能源综合利用模式

1.扩大多能协同综合智慧能源示范

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能源企业建设数字能源云中心,扩大在城市副中心、新建功能区、新建小区和新建公共建筑等的示范应用范围。创新综合能源与节能服务模式,为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高端商务楼宇等重点用户提供能源托管、节能改造、智能运维等服务。打造一批数字能源转型、技术创新示范、新能源应用专业化运营的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开展首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运行安全保障协同支撑方案研究。

推动“多表合一”。对居民终端用户水、电、气、热计量仪表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研究制订标准规范,推广智能计费缴费模式,有效监测、分析和整合各项能源消费数据,支撑智慧城市整体运行,指导用户和企业节约能源资源。

2.推进区域能源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以区域综合能源规划为引领,在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应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延庆区、“三城一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能源互联网规模化示范应用,打造低碳节能示范区,形成城市能源综合运行管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3.搭建多领域氢能示范应用场景

支持氢源保障技术创新和应用试点。合理布局电解水制氢规模,提高绿色氢能比例,构建低碳、经济的绿色氢能供应体系。探索利用垃圾沼气、污水污泥等生物质制氢,研究在阿苏卫循环经济园区等开展垃圾制氢的可行性,促进本市可再生能源高效循环利用。

大力推动加氢站建设。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需求,按照“示范引领、区域辐射”的思路,2025年前建成投运74座加氢站,形成布局合理、适度超前、供需匹配、安全有序的加氢站供给保障体系。

深入研究氢能应用布局。在城市副中心及昌平能源谷、中石油沙河科技园和大兴、房山、延庆氢能示范区等产业园区,探索开展氢能在建筑分布式供能、民用热电联供、储能调峰等领域应用。

六、筑牢安全韧性城市新基石

(三)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完善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与市电力事故应急指挥部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强化应对极端天气和突发灾害的综合指挥能力。完善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政府、生产运营企业等多级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及时修订完善电力、燃气、供热、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安全运行应急预案,优化应急队伍空间布局,推动应急队伍、装备、车辆资源整合与协同共享,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2.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完善华能燃煤机组应急备用运行方案,提升应急供热供电备用保障能力。完善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进一步提升电网安全裕度。构建首都电网“黑启动”恢复供电网络,强化多源点、多方向应急保障能力。推动全市重要电力用户按标准实施外电源改造、加装应急保安电源,提升用户自保自救能力。布局建设属地电力应急驻点,构建1小时应急驻点网络,提升应急响应处置水平。完善唐山LNG应急储备设施运行管理机制,保障全市年用量日均3天的应急储备能力。推动在城市西部地区规划建设首都供热战略储备基地,协同建设新能源利用和储能设施,进一步增强城市供电供热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