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热计量收费系统开发工作原理详解

2023-09-16 17:24:15
超级管理员

物联网热计量收费系统开发工作原理详解

热计量收费系统原理

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热量收费以后,对用户热计量设备(主要是热量表)的及时维护、管理及抄表,已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实行热计量的初期,用户数量少,定期的抄表和巡检可以由人工来完成,但这只能仅限于初期,随着计量热用户的增多,仅靠人工来完成,必然无法控制。采用网络技术,对户用仪表进行联网,远程监测、控制及故障检查,是热计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点

◆能够同时实现供热收费的统计、报表,提高工作效率;

◆能够对供热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供热的调节提供依据,节能降耗;

◆能够实时监测仪表的运行状态,自动诊断,及时发现故障并做出处理;

◆如果与相应的执行设备联机,可以实现预付费的管理。

参数

一. 需求

在一个住宅小区中,为实现小区内的热计量远程监测,设立一个单元作为试点,共24户,中央管理工作站设在小区内的物业管理中心。

建立远程联网监测系统,主要完成仪表数据的自动读取、热计量收费的信息化管理、仪表状态的远程监控等。

二. 需求分析

任何一个远程监控系统均包括三个层次:现场层、管理层和网络通信层。

1.现场

现场,由各用户子站的热量仪表采集现场数据(包括:流量、进水温度、回水温度、温差、热量及其累积值等),然后通过仪表配置的标准通信接口,将数据发送到远端的集中采集器,从而接入中央管理工作站。

2.中央工作站

作为中央工作站,承担服务器和操作站的任务,完成与子站的链路管理、数据采集和运算处理等功能,收取现场过程数据;提供实时运行的完美监测界面,实现对各用户的数据监测、管网分析、故障诊断、报警、历史数据统计、趋势曲线显示、数据报表及备份等功能,完成对相关参数的管理,为运行管理人员提供操作指导。同时,可以接入小区的局域网,实现数据的共享,供其他人员浏览。

3.网络通信

根据实际需求,本系统完成在小区内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故采用总线的形式即可完成,目前较常用的户用仪表总线系统是M-BUS和RS-485,技术成熟、通信速度较快、能够实现实时在线,网络安全有保障。

4.综合

从现场方案的解决、中央控制室的配置以及网络系统的选择,立足于用户的现状及实际需求,并充分考虑用户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到配置合理,并具有灵活的可扩展和兼容性,保护用户的投资收益。

热计量收费系统开发请认准e时代软件。